國小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及各種節慶都會回外婆家玩。那時候的外婆,身體非常的健朗,所以過年的爐灶上都會有著炊年糕的香氣,端午節則飄散著棕子香味,平時則是炊著一碗又一碗的碗粿。而外婆的米飯永遠煮得濕濕軟軟的,外婆的菜永遠離不開皇帝豆、花椰菜。
大過年的時候,由於大家都會回到外婆家團圓,於是外婆會提前二三天將擺放在櫃子裡的棉被及枕頭全都拿出來散散霉味,此時二樓的床舖就成為我們打枕頭戰的地點,每當我們吵鬧太過大聲,外婆就會拿著掃把衝上來做勢要制止我們,但我們往往都在定格二三秒之後大笑出來。
不玩枕頭戰之外的大多時間,我們則是玩棒球。當時棒球是種全民運動,只要是小孩子沒打過棒球都會被笑”遜”。但我們的棒球並非是真的棒球,而是當年不知哪位好心的大人給了外婆傳說中的”電火布”,於是我們就將報紙揉搓成球狀後用”電火布”綑包起來當球打,反正不用成本的球弄丟了再做就有了,但往往浪費的結果都會被外婆唸”啊電火布呢?”然後我們就溜去過條馬路就到的糖廠兼國小玩了。
說到糖廠的冰也是小時候的奢侈品。那時最有名的是健素冰及玉米外型的牛奶冰,印象中玉米冰是五塊錢,但健素冰好像比較貴,所以我們大多只能吃到玉米冰。然而,直到現在即便十七塊的玉米冰是冰品中最便宜的傳統冰,每年過年回去姐姐還是會選擇最令她懷念玉米冰。而健素冰的原料-健素糖在小時候是一項健康食品,但一罐要將近一百元的價格,有包附彩色糖衣的健素糖更貴些,只有等到過年被送禮的時候才能得到一罐。然而,時至今日,健素糖還是糖廠的長青商品之一,且漲價幅度並不大,但卻己經乏人問津了。記得幾年前和外婆去糖廠買冰時,外婆有問我們要不要吃健素糖,或許在外婆心目中,健素糖仍就是一項奢侈品。
這幾年來,外婆的體力己經不如當年了,偶爾也會有一些病痛症狀出現,但外婆仍然堅持著一個人守著溪美里。看著溪美里這些年來的快速變化及老朋友的相繼離開,外婆的感受比誰都深。走過一又四分之一甲子的歲月,一輩子的辛苦及堅忍全都寫在這個地方的歷史上。外婆有著女性愛美的本性,卻也有被環境逼出來的智慧,她是戰亂時代及傳統社會主義下的女性,然而隨著台灣物質生活水平的提昇,在外婆的眼中卻有著陌生及孤單。
那個曾經被放入一枝又一枝乾柴而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炊灶上也堆起了雜物,曾經需要快速前進才能跟得上外婆步伐的小腳如今需要放慢腳步才能與外婆併行。
它曾經對我來說是一棟很大的建築物,包含裡面的傢俱也都是很大很大那種…,或許對於我們的下一代,它仍舊還是很大很大…。